昆曲是哪里的 昆曲是哪個省的地方戲
我國的戲曲類型多種多樣,其中,我們比較熟知的有京劇、越劇、黃梅戲、昆曲等等。其中,昆曲是漢族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具有非常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它起源于600多年前,之所以叫昆曲,是因為發明于一個地方。那么,具體昆曲是哪里的呢?到底昆曲是哪個省的地方戲?一起來了解。
昆曲是哪里的 昆曲是哪個省的地方戲
昆曲
起源江蘇蘇州昆山。現存在的地方有江蘇、上海、浙江、北京、湖南、江西。昆曲發源于600多年前,由昆山人顧堅草創。
昆曲(Kun ),原名“昆山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現又被稱為“昆劇”。昆曲是漢族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漢族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明代漢族音樂以戲曲音樂為主。明代時稱南戲為《傳奇》。明以后,雜劇形漸衰落,《傳奇》音樂獨主劇壇,兼收雜劇音樂,改名“昆曲”。
昆曲發源于600多年前,由昆山人顧堅草創。到明代嘉靖年間,杰出的昆曲音樂家、改革家魏良輔對昆山腔進行大膽改革,吸收了當時流行的余姚腔、弋陽腔、海鹽腔的特點,形成了新的聲腔,廣受歡迎。因為這種腔調軟糯、細膩,好像江南人吃的用水磨粉做的糯米湯團,因此起了個有趣的名字,叫“水磨調”,這就是今天的昆曲。
明代萬歷年間,昆曲出現爆發式發展,涌現了大量優秀的劇本,演出也非常繁榮。據記載,當時僅蘇州一地,昆曲的專業演員就有好幾千人。如今,全國有八家昆曲院團,從業人員加起來也就一千多人,足見當年昆曲演出之興旺。那時候,演出的場合也各式各樣:家里、別墅里、草臺鄉間,甚至江南水鄉的樓船上也能演昆曲。一度還開了風氣之先,允許女眷外出觀劇。不過,為了避免禮數不和,會搭建只允許女性進入的“女臺”。有的大型演出中,還出現了“萬余人齊聲吶喊”的盛況,就如同現在的巨星演唱會一樣。除了粉墨演出之外,不分年齡、職業、階層,人人都可以參與的昆曲清唱更是風靡各地,構成了一種蔚為壯觀的文化現象。
昆曲的特點是什么?
昆劇
昆劇表演的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而諧和。昆劇是一種歌、舞、介、白各種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綜合藝術,長期的演劇歷史中形成了載歌載舞的表演特色,尤其體現在各門角色的表演身段上,其舞蹈身段大體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說話時的輔助姿態和由手勢發展起來的著重寫意的舞蹈;一種是配合唱詞的抒情舞蹈,既是精湛的舞蹈動作,又是表達人物性格心靈和曲辭意義的有效手段。
昆劇的戲曲舞蹈多方吸收和繼承了古代民間舞蹈、宮廷舞蹈的傳統,通過長期舞臺演出實踐,積累了豐富的說唱與舞蹈緊密結合的經驗,適應敘事寫景的演出場子的需要,創造出許多偏重于描寫的舞蹈表演,與“戲”配合,成為故事性較強的折子戲。適應了抒情性和動作性都很強的演出場子的需要,創造出許多抒情舞蹈表演,成為許多單折抒情歌舞劇的主要表演手段。代表性劇目如《西川圖·蘆花蕩》《精忠記·掃秦》《拜月亭·踏傘》《寶劍記·夜奔》《連環記·問探》《虎囊彈·山亭》等。
昆劇的念白也很有特點,由于昆劇是從吳中發展起來的,所以它的語音帶有吳儂軟語的特點。其中,丑角還有一種基于吳方言的地方白,如蘇白、揚州白等,這種吳中一帶的市井語言,生活氣息濃厚,而且往往用的是快板式的韻白,極有特色。另外,昆劇的演唱對于字聲、行腔、節奏等有極其嚴格的規范,形成了完整的演唱理論。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