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省黃梅戲劇院演員。曾在《李四光》、《東坡》、《李時珍》、《天仙配》等劇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首屆“紅梅杯”全國黃梅戲演唱大賽中榮獲“銅獎”,獲中國第四屆黃梅戲藝術節“金黃梅”獎,湖北省第六屆黃梅戲藝術節“祥云杯”個人“表演一等獎”,湖北省首屆藝術節“楚天文華表演獎”,獲湖北省第十屆戲劇“牡丹花”獎。他的表演大氣恢弘、氣度非凡,塑造人物形象生動,具有較高水準的音色,韻味醇厚,張馳有度。

聽說王剛嗓音條件好,會演戲,總想看到他的戲。機緣巧合,后來不僅見到了這個小青年,也見證了他的成長。

2007年武穴市舉辦湖北省第六屆黃梅戲藝術節,第一次見到了王剛,只有20歲的他,竟然在《老屋春秋》主演一個貫通全場的人物余梅生。

余梅生是個身處清朝末年的落迫秀才,在封建倫理教育下成長起來的,腦子里充滿了封建道德觀念,他雖然解救了被族長肉體折磨的湘兒,但卻決心把生性活潑,愛唱愛跳,敢愛敢恨的湘兒改造成“行不露足,笑不露齒”的秀才娘子。為此,他強行給湘兒裹腳,并將湘兒如同囚犯似的密鎖在黑屋之中。王剛在飾演余梅生時,雖然略帶稚氣,但還是較準確地演出了余梅生觀念與人格雙重性特征。

從王剛規范穩重的舞臺表演、瀟灑大派的身段動作,人物情感的細膩刻畫來看,一個閱歷不足的青年,是很難達到這種程度的。

幾年后,王剛進入了湖北省黃梅戲劇院,經過近十年的藝術實踐,綜合表演能力趨于成熟。

王剛在湖北省黃梅戲劇院創作的大型現代戲《李四光》中飾演青年學生朱森;在《東坡》劇中飾演壯年黃州知府徐君猷;在古裝戲《李時珍》中塑造李時珍的父親李重言。如果按照戲曲行當分類來說,這三個人物分屬小生、正生與老生,這個愛戲如癡的王剛,將充滿愛國熱情的青年學生朱森,正直穩健、愛才惜才的徐君猷,蒼老體弱而又一直支持兒子走正路的李重言等不同年齡層次的人物形象,都惟妙惟肖地呈現在舞臺之上。

王剛成功主演黃梅戲《余三勝軼事》,顯現出他全面的潛在藝術后勁。余三勝是京劇的鼻祖,又曾演過漢調(漢劇),而他的故鄉又是花鼓采茶戲發源地。飾演余三勝的演員也必須在唱黃梅戲的基礎上,會唱東腔、漢調和京劇。這給王剛一個新的考驗。王剛潛下心來,學習新的唱腔。功夫不負有心人,當《余三勝軼事》搬上舞臺之時,我們聽到王剛演唱的東腔,有著山區民歌那樣翻山越嶺式的飄逸與婉轉,優美而抒情;演唱的漢調,高亢激越。王剛硬是用自己的勤奮,創造了四個劇種同臺演唱的奇跡。

王剛在藝術道路上有了大步的跨越,是他“不待揚鞭自奮蹄”的奮斗結果。雖然摘取了湖北省文華表演獎、全國黃梅戲之星雙星桂冠殊榮,但這只是起點,他將繼續為黃梅戲的繁榮而努力拼搏,將自己的藝術才華獻給廣大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