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有什么特點 京劇老生流派各有什么特點?
1、楊派
老生楊(寶森)派成熟于50年代,其主要成就在于具有鮮明特色的唱腔與演唱風格,是楊寶森由譚(鑫培)腔入,自余(叔巖)腔出。充分地揚長避短進行藝術創造的成果。
傳人:葉蓬、楊乃彭、張克、李軍、于魁智、楊少彭等。
2、劉派
劉派是早期京劇名家劉鴻升創立的京劇老生流派藝術。劉鴻升由業余愛好而加入京劇班社演唱,先演凈,后改老生,以嗓音高亢、唱腔流暢著稱,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
劉派的演唱對演員的嗓音條件要求極高,劉鴻聲又中年而逝,故臨摹劉者雖眾,傳人卻不多。
3、高派
20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京劇老生演員高慶奎以劉鴻升唱腔為主體,又吸收孫菊仙、譚鑫培、汪桂芬、王鴻壽等諸家的演唱特點,又融匯賈洪林及老旦謝寶云、武生黃月山諸家之長京劇有什么特點,加上自己的藝術創造,形成了新的老生流派——高派。
傳人:辛寶達、倪茂才、李文林、 張躍孚、吳平等。
4、余派
余叔巖在全面繼承譚(鑫培)派藝術的基礎上,以豐富的演唱技巧進行了較大的發展與創造,成為“新譚派”的代表人物,世稱“余派”。
余派演唱藝術形成于20年代,對于30年代以來出現的各個老生流派有巨大影響。
傳人:楊寶忠、吳彥衡、王少樓、譚富英、李少春、孟小冬等。
5、言派
言菊朋 20世紀30年代,已屆中年的言菊朋根據多年學譚鑫培的心得,結合自己的嗓音條件,以譚派唱腔為本,創制新腔,自成一派京劇有什么特點,后人稱為“言派”。
傳人:主要有張少樓(女)、言少朋、李家載、畢英琦及其孫言興朋、任德川。
6、唐派
京劇名家唐韻笙創立的京劇老生藝術流派。唐派京劇界中一個罕見的綜合性藝術流派京劇有什么特點,也是京劇藝術流派發展過程中,在東北形成的唯一一個能夠代表和全面體現關東京劇風格的藝術流派。2006年,京劇唐派藝術通過國家審批,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